“村小志气高、诚信最重要”
——记锦水街道办事处大佛寺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 张跃东
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,有的是舍小我、为大家的精神。
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,有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忘我奉献。
张跃东,锦水街道大佛寺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,2006年8月份服从组织安排加入了村干部的队伍,放弃了在企业当业务员的高收入工作及自己创立企业的机会,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只有三百多群众的大佛寺村工作。面对的是村集体经济薄弱、村民由于企业的占地失去了长期依赖的农业收入,工作开展困难等问题。身为支部书记,针对本村实际,提出了“村小志气高、诚信最重要”的口号,工作中他忠实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,爱岗敬业、甘于奉献,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为大佛寺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,保证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。先后被县委、县政府、县老龄委、街道办事处授予“优秀党支部书记”、“助老模范”等称号。在他的带领下大佛寺村近几年也获得了“市级文明生态村”、“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居”等荣誉称号。
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。村里无论大小事他总有他的身影,回村的第一年村里打一眼井。但钻井时需要引水,他开上水罐车每天无论白天黑夜、刮风、下雨少则3次、多则6次,往返5—6里的路程往打井处送水。坚持近三个月,整个工程下来,人整整瘦了一圈。村里其他同志要替他时他坚持不让。因村里建设路灯安装、线路的调整他都叫上村委班子,亲自带头爬上线杆自己干。村内零星维修都是自己干,利用自己在工厂掌握的技术亲自维修水泵、管道。无论谁家有红白事,他都开上自家的车里里外外忙个不停,既是主事、也是司机。勤俭节约精打细算,为节约村里开支,把自己经营时剩余的闲置用品(桌、凳、沙发、餐具、音响、电视机)拿到村里无偿使用,得到了群众的好评。
率先士卒记关爱老人,倡导新风。始终倡导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,互敬互爱、婆媳融合、夫妻恩爱、家庭和谐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。组建了中老年健身队,参加人员占中老年人员80%以上,提高全体队员的身体健康水平、全民的健康素质。对老年人更是倍加关心,除了60岁老年人每月20元零花钱以外,每逢老年节都会为老年人送去礼物,送去温暖。自从他回村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“九九重阳节”纪念活动。为老年人送去羽绒服、电饼铛、电压力锅、电动洗脚盆、豆浆机洗衣机等,去年的重阳节又给每一位老年人送去价值300余元的羽绒被,老人们都感到无比的温暖。倡导厚养薄葬之理念,为工业园区企业占地腾出土地,利用我村纯荒山脊梁修建墓地一处,建成墓穴400余个,迁移村有史以来过世先人占用墓穴200余个,以后所有故去的老人都在这里安葬。倡导废除原来旧的传统扯孝习俗,丧事从简。并在公墓处设立餐厅,配备了简易餐具,方便群众。
心系百姓,改善民生。为把大佛寺村建设为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,为村民创造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, 2011年4月,大佛寺村经县级、办事处等各级党委政府批准,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项目。带领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、村民代表会议,讨论制定了《大佛寺村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》,与群众进行促膝长谈,耐心讲政策,仔细算得失。面对面、心贴心向村民宣传城中村改造的目的、意义、补偿安置政策,从兑换面积的单价、居住房屋的性质、周边环境的改善、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等方面帮村民算“升值帐”、“收入帐”和“环境帐”,赢得村民的极力拥护和大力支持。并制作了干群“联系卡”,联系卡上有每个两委干部的分工及联系方式,要求两委干部接到村民的疑问及要求,及时答复予以解决。通过努力不到半月时间,就拆迁房屋80余户,拆迁建筑面积1、6万平方米,腾出土地80余亩。考虑到已拆迁60余户租赁房屋的群众,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便,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为他们送去了牛奶、方便面、火腿肠、饼干等生活用品表示慰问,又从个人的拆迁补助款中拿出四万作为村里的救助基金,冬季来临前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购买了“暖手宝”。
公道做人,认真做事。他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,只有党员干部洁身自好,才能为村民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,为此,村两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建立健全纪检监督、信访工作小组,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、党纪法规的学习、廉政培训等工作,并签订了干部廉洁自律责任书。并真正做到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对待钱物上不贪不占,切实做到激情干事,清白做人。
“做好本职工作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”,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,这就是一个党员最朴实工作写照,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传递给大家的只有一个字就是“干”。
(锦水街道:汝琦 董广连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