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座谈会代表时强调,要着力培养更多高层次青年人才,实施创新驱动,促进双创发展。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、动力引擎。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,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必须把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更多依靠人才资源支撑。 用一流制度放活人才。没有人才管理体制的创新,人才创新活力必然受到束缚、难以充分涌流。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,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,完善评估机制,资助创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才能使创新人才不为不必要的审批、评比所累;打通人才流动、使用的机制障碍,让优秀人才在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之间流动起来;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加快推进简政放权,拆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和围墙,打通科研和市场的“旋转门”,让市场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,使创新资源从实验室流向市场。 用一流待遇激励人才。在人才激励保障上,彻底破除“平均主义”和“大锅饭”思想,推动知识、技术、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,运用市场激励手段,推行股权、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,让人才在创新成果运用中有份额、有股权,使发明者、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,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、用财富回报财富,使人才转化成股东,使创新、创业与收益形成更紧密的联系。 用一流环境包容人才。爱迪生发明白炽灯,失败了几千次后才成功;诺贝尔研制炸药屡遭失败、痛失亲人……创新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“平坦大道”,常是尝遍“失败苦果”之后,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。应多鼓励、多支持,少干预、少添乱,允许人才自由畅想、大胆假设、认真求证,着力营造有利于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、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氛围。 |